鹤山区:“一杯茶”里的“善治密码”
“走,喝茶去!”
“在家也能喝,有啥特别的?”
“这你就不懂了!东巷社区中心广场的茶铺,不光能喝茶聊天,还能帮咱解决难题呢!”
几句对话,道出了鹤山区中山北路街道东巷社区“顺心茶铺”的特别之处。两条长凳、一张方桌、一壶热茶、几只茶盅,这个陈设朴素的茶铺,如今成了附近职工群众的热门打卡地。
东巷社区建于2009年,随着时间的推移,绿化破损、墙体老化等问题逐渐显现。2021年,社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,基础设施更新后,如何倾听民意、化解矛盾成为新课题。“让居民坐下来喝杯茶,有话慢慢说、有事一起商量。”社区党支部书记黄红敏道出了“顺心茶铺”开设的初衷。
2024年,社区党支部进一步创新,以茶为媒,将茶铺打造成集矛盾化解、民意沟通、休闲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平台。他们探索“菜单式”调解模式,由法律顾问、司法所联合组建“茶博士矛盾纠纷服务团”,构建专业调解机制,打通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“累了歇脚、渴了喝茶、有事说话”。如今的“顺心茶铺”,早已超越了传统茶馆的功能。居民围桌而坐,在茶香中聊家常、议事务,从小区绿化方案到邻里矛盾调解,许多难题在这里迎刃而解。
“顺心茶铺”开设以来,成功化解邻里纠纷3起,解决充电桩安装、环境整治等民生问题11件,惠及千余人。它既是居民交流的“温馨驿站”,也是化解矛盾的“和谐桥梁”,让社区治理有了“烟火气”和“人情味”。
“安装充电桩看似小事,实则是关乎群众安全感的大事。”黄红敏回忆,去年6月的一次茶铺议事会上,居民们通过举手表决确定了选址方案。这种“茶铺议事”机制将法律宣讲、民意沟通与民主决策有机结合,既化解了矛盾,又凝聚了共识。
“茶铺本身不是啥新事物,这里的奇妙之处在于将‘客来敬茶’的茶文化与基层治理相结合。一条长凳让座、一杯热茶暖心,让大家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中,敞开心扉、以诚相待,最终达到事心双解的目的。”黄红敏表示,社区将持续丰富“顺心茶铺”服务内容,依托这一微阵地,发动居民共同参与小区治理,实现“小问题不出楼栋、大问题不出小区、烦难事不出社区”,让群众在茶香中感受党的温暖,共建美好家园。
从一杯茶出发,鹤山区正以“顺心茶铺”为样本,探索基层治理的“新味道”——让治理有温度,让民生有回音,让社区成为居民心中最安心的港湾。